轉載自天下雜誌網站

吉卜力團隊奇幻世界

文/張漢宜

交互影響、彼此扶持的創作團隊

啟發宮崎駿創作靈感的來源之一,是廣泛的閱讀。吉卜力工作室二樓的空間,兼具會議室與圖書館的功能,除了會議桌之外,滿滿整片牆全是各類書籍。宮崎駿都看些什麼書?吉卜力工作室作畫監督近藤勝也表示,其中很多是兒童文學,因為宮崎駿就是要做給小朋友看的動畫,此外還有戰爭史、以及夏目漱石的文學作品。

「只要宮崎駿先生說什麼書好看,我們也都會去看;因為受他影響很深,幾乎所有事情都會受他影響,」近藤勝也說,跟宮崎駿一起工作很長一段時間,宮崎駿熟知他們所有的優缺點。「在我們的生命裡,即使父母也不見得熟知我所有的優缺點,對我來說,這是很幸運的事情;但反過來說,這也像握有我所有的把柄,有點像是成為他的俘虜,」他說。

其實,不只是宮崎駿影響著他的員工,員工也影響著他。宮崎駿跟吉卜力工作室的團隊,已經形成一種密不可分、交互影響的正向關係。

例如,當宮崎駿在創作《崖上的波妞》時,創意天馬行空,他把波妞踏浪而行的海浪變成雲的形狀、甚至長出眼睛。對此,宮崎駿有點退卻,不確定這樣的做法好不好,此時,員工紛紛鼓勵他:「哇,這樣好棒喔!」於是,身為老闆的宮崎駿,反而是在團隊成員的鼓舞下,把創作繼續堅持下去。

宮崎駿這支販賣希望的團隊,從一九八五年的數十人,發展至今天一五○人的團隊,是管理創意人的挑戰。

向宮崎駿學管理

吉卜力製作人鈴木敏夫表示,以宮崎駿的作品為例,一百二十五分鐘的《神隱少女》總共畫了十一萬兩千張,平均每秒十五張;《崖上的波妞》更上層樓,一百分鐘就用了十七萬張,平均每秒二十八張。所需的協調、整合、默契,都是團隊工作的挑戰。

宮崎駿在《出發點》書中,透露他的管理哲學:

一、要求團隊的每一位成員都必須做好自我管理,並擁有向心力、腳踏實地,而不是只靠一、兩個特別優秀的「明星球員」來撐場面。

二、高層管理者或經營者要時時重視每一位員工,把這群人當成創作的功臣。

三、領導人必須維持一個便於人才持續創作的環境,在能夠確保動畫品質的前提下,培養原畫的生力軍。

四、工作室的形態在做完三部動畫之後就會開始僵化,創作人才會慢慢變得保守、只為養家餬口而留下。因此,必須朝企業的規模邁進,招考新人、建立研修制度,並且調高薪資,而且調薪對象是基層而非高層。

五、保持隨時吸收新人的彈性,並培養新一代監製人才,讓吉卜力成為培養人才的搖籃,也讓工作團隊充分發揮他們的本領。此外,不把吉卜力工作室當成私有財產,歡迎有實務經驗的人帶著作品來敲門,利用吉卜力的環境創作出好的作品。

六、動畫製作的排程跑得愈長,製作計劃就要愈嚴密,而且必須在跑完全程之前妥善運用每一分預算與時間。要是沒有這些盤算,錢會突然不見,也不知道用到哪裡去;有時候閒得發呆,有時忙翻天。

事實上,宮崎駿的動畫生涯,是一種「慢熟人生」。他在大學時念的是政治經濟系,卻熱中於畫漫畫,畢業後不做相關科系的工作,進入動畫公司上班,直到四十四歲才創立吉卜力工作室,推出《天空之城》、《龍貓》、《魔女宅急便》等大受歡迎的作品。

逆風時代最該學習的價值

這期間,他經歷日本泡沫經濟從鼎盛到破滅,也眼看著網路科技迅速席捲全球。縱然這個世界有順境、有逆風,人生時有溫暖、也常令人嘆息,然而,宮崎駿從來不放棄「希望」,始終透過他的動畫,提醒人們注重環保與反戰,懂得珍惜身邊的美好,為孩子的未來留下一個健康快樂的成長空間。

這樣的精神,正是現今這個金融崩壞、人心惶惶的逆風世局中,最應該學習的堅持與價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nny255007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