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nsworth陌生情境實驗,昨天上課覺得很有趣,回家就在來google一下^^

以下轉載自中國科普博覽

 

我們常聽老人說“一歲見老”,或者“三歲見老”。在這些似是而非的俗語中,是否存在一定的科學道理呢?心理學家發現,嬰兒時期的依戀對成人的親密關係(如愛情婚姻等)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什麼是依戀呢?我們將最初的母嬰關係稱為“依戀”,依戀是一種社會性情感聯接,它產生於嬰兒與其父母的相互作用過程中,是一種感情上的聯接和紐帶,表現為兒童對撫養者的一種追隨、依附和親密行為以及由此帶來的歸屬感和安全感。簡單的說,依戀是嬰兒和他的照料者之間存在的一種特殊的感情關係。

依戀關係對於嬰兒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但是,怎樣才能測量這種抽象的情感關係呢?顯然,8個月的嬰兒還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而家長的報告往往並不可靠。因此,心理學家需要觀察撫養者和孩子之間的互動。著名兒童心理學家Mary Ainsworth和同事發展了一種研究孩子和撫養者之間感情依戀的方法,即陌生情境法。

Ainsworth基的實驗設計基於人類最基本的情緒——害怕。當嬰兒對撫養者產生依戀時,他們容易在陌生人情境中感到焦慮和害怕,尤其是當撫養著不在場的時候更是如此。6個月以後嬰兒,當撫養者離開的時候,嬰兒會感到沮喪,並可能通過大聲哭泣等行為來表示抗議,這種現象被稱為“分離抗議”。

為了研究嬰兒和撫養者之間如何互動,Ainsworth設計了一系列互動性實驗,來測試嬰兒在陌生人情境和分離焦慮情境下的反應。Ainsworth在很多嬰兒身上重復實驗之後,從資料分析中發現了一個令人驚喜的規律。研究人員觀察到,所有嬰兒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分離焦慮,然而,最有意思的是當撫養者回來之後孩子的反應表現出不同的模式。於是,研究者根據在母親回來後嬰兒的反應,分析得出三種不同的依戀類型,其中一種是“好”的,另兩種則被成為“混亂的依戀類型”。
  1)有的嬰兒在撫養者在場的時候情緒愉快,並樂於積極探索周圍的環境。當撫養者離開的時候會有些沮喪,但當撫養者回來的時候,他們就會很開心而且可以很快恢復平靜。這部分嬰兒對母親的依戀很有安全感,被成為安全型依戀。深入的研究顯示,約70%的嬰兒屬於這個類型。
  2)有的嬰兒似乎對撫養者沒什麼興趣,但當撫養者離開房間的時候會大哭。奇怪的是,當撫養者回來的時候他們也不覺得高興,總是轉過身哭著就爬開了。這種嬰兒被稱為不安全/回避型依戀。大約20%的嬰兒屬於這種類型。
  3)還有一種嬰兒在撫養者在場的時候,也不願意離開撫養者去探索新環境。之後,和不完全/回避型一樣,當撫養者離開的時候他們會大哭,撫養者回來並想靠近嬰兒的時候,他們又開始抗拒。他們看起來很生氣。這些孩子具有不安全/抗拒型依戀,大約10%的嬰兒屬於這種類型。

為什麼嬰兒會形成不同的依戀類型?研究者進行了調查,發現安全型依戀和撫養者的以下特徵有關:即感覺敏銳而有責任心,鼓勵雙方的互動,溫暖和接受的態度。如果母親能夠敏銳地察覺到嬰兒的不同需要,並及時做出反應,這對嬰兒形成安全性依戀很有幫助。同時,母親和藹可親的態度、對嬰兒的愛與信任,都會感染嬰兒的情緒,有助於形成安全型依戀。

那麼,不同的依戀類型會導致怎樣的結果呢?很多研究者認為,依戀類型會導致很重要的社會性、情緒和認知方面的結果。有些研究者認為嬰兒早期的依戀越積極,他們長大後就可以更成功地離開撫養者。安全型依戀的其他好處包括:更自信、更多朋友、成人階段的關係更好。與之相反,不安全型依戀的孩子更容易呈現更多負面情緒、有行為問題、對其他孩子充滿敵意。

嬰兒早期的依戀關係是我們了解未來的窗戶嗎?研究表明,成人時期的親密關係(如戀愛婚姻)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童年經歷和以後的生活經驗所影響。安全依戀型的人更容易建立較長久的愛情關係。與嬰兒時期的三種依戀類型相對應的,成人也具有三種不同的親密關係類型:

第一種親密關係類型是安全型依戀。安全依戀型的人具有高自尊和較高的人際信任,容易與身邊重要人物的建立親密關係,而且從不擔心被拋棄。他們可以非常愜意地享受親密關係而不擔心別人和他們太過接近。安全依戀類型的人表現為較有信任感,較少感到孤獨,傾向於和別人保持長期的關係。

第二種類型是回避型依戀。這種人與身邊重要人物很難建立親密和信任關係,他們在愛情關係中不會因為與伴侶的親密而感到舒服。他們不允許自己依賴他們的伴侶,並且會因為和他人太過親密而感到不安。在和未來戀人相處時,也很少感到親密和幸福。這種人在與他人的交往中不願意付出,在失去的時候也極少悲傷,因此難以與人建立親密關係。

第三種類型是焦慮—矛盾型依戀。這種人很想與身邊重要人物親近,但又害怕被拋棄。這種人通常會比他們的愛人更為迫切的想和對方接近。在戀愛關係中,他們最擔心被拋棄,因此又不敢輕易投入感情。“矛盾”在這裡指的是一種頻繁的愛恨交織的心理狀態。儘管可能在戀愛關係中陷的很深,但他們以失敗告終的幾率仍然相當高,較難建立長久穩定的親密關係。

那麼,嬰兒時期的依戀類型和成人時期的親密關係類型有關係嗎?有人對大學生的依戀類型進行了統計,結果表明,在大學生中約有56%的人屬於安全型,25%的人屬於回避型,19%的人屬於焦慮—矛盾型。令人驚訝的是,在成人中,這三種類型的依戀關係的分佈非常接近發展心理學家發現的嬰兒的三種依戀類型的分佈。這些統計數據上的相似提示我們,成人之間的依戀類型可能形成于童年。

進一步的研究表明,早期的親子關係和成人的依戀類型的關係不只是一種推測。在報告他們與家庭成員的關係時,安全型的成人比另兩種類型的成人更傾向於描述同父母的積極關係和一個溫暖、信任的家庭環境。與之相反,焦慮—矛盾型的人很少回憶起父母的支援,回避型的人描述與家庭成員的關係是不信任的和情感淡漠的。描述父母的婚姻不幸福的人往往是回避型的,他們不大可能形成一種安全的依戀類型。
為什麼嬰兒時期的依戀關係會影響成人時期的親密關係呢?心理學家鮑爾比認為,嬰兒會形成一種人際關係的“工作模式”。如果孩子在早期的關係中體驗到愛和信任,他就會覺得自己是可愛的、值得信賴的。然而,如果孩子的依戀需要沒有得到滿足,他就會對自己形成一個不好的印象。一個不受歡迎的孩子不止覺得自己不受父母歡迎,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上不被任何人歡迎。相反,一個得到愛的孩子長大後不僅相信父母愛他,而且相信別人也覺得他可愛。

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告訴我們,“一歲見老”、“三歲見老”的俗語中蘊含著一定的科學道理。早期的依戀類型對成人時期的親密關係仍會產生重要影響,這是因為,嬰幼兒時期就形成的人際關係模式和對自我的看法將會對一個人的發展產生持續的影響。

-------------------------------------------------------------------------------------------------------------------

昨天上課的時候,老師也提供了台灣嬰兒時期的研究跟大學生的研究,發現焦慮依附型跟迴避依附型的人數比例增加了。

很巧的,老師叫到Joy跟我回答為什麼

Joy說她覺得是因為流行文化(電視電影動漫)有在鼓吹極端是大愛大恨,(老師解讀成瓊瑤式的愛)

我的推論出發點是因為男女朋友(不是分手就是走紅毯)是有很大機率會換人的,朋友也是,但是爸媽不會。其實心中也默默的在想說現在的社會冷漠了一點,要敞開心胸住進其他人本來就比較不容易了吧,相對的,一但投入了感情,就是大愛大恨。就是要這麼轟轟烈烈的...嗎?長大的過程中也學會了壓抑感情也說不定,害怕受傷的時候會武裝起來也頗正常的

老師的推論則是線再的青少年時期大多在唸書,接觸到或是嘗試人際關係感情的部分的重要性一直被擺在次要地位,所以變的較晚才開始接觸人群敞開心胸...

感情這件事情,不管是家人朋友男女朋友,該放多少心力跟情素在其中,該看的多重...真的是一個大問題,每一個人的價值觀也有所不同,然後在相處之間慢慢磨合。真是門大哉問阿....雖然很想多打點什麼,但是總覺得也沒辦法多深論什麼了。就停在這邊當個紀錄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nny255007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